磷酸钙骨水泥有更助于减少脑脊液漏发生率和创口感染

2016-12-16 15:15 来源:丁香园 作者:axun_dxy
字体大小
- | +

乳突后入路开颅(RMC)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后颅窝病变的手术治疗,如用于解除神经压迫的微血管减压术,切除临近颅神经或脑干的肿瘤等。术毕关颅很重要,如何处理开颅导致的颅骨缺损区呢?

目前可行的选择有:用自体颅骨复位;用钛网、丙烯酸树脂、磷酸钙骨水泥等人工材料修补;用天然及人工合成材料的复合物修补。当然,如果缺损区比较小,该入路造成的颅骨缺损也可以不修补。

以上各种方法各有利弊,很难说哪个更好。Kimberly A. Foster 等先前对 79 例患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 RMC 后采用磷酸钙骨水泥修补颅骨的患者,其术后脑脊液(CSF)漏的发生率比其他已知方案均要低。鉴于此,其作者进一步设计了本研究,来比较 RMC 后行钛网修补(RMC-T)与行磷酸钙骨水泥修补(RMC-C)在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脑脊液漏和创口感染)发生率上,是否真的有显著区别。研究近期发表在 World Neurosurgery 上。

研究介绍

选取作者所在单位自 2009~2014 年的 RMC-T 和 RMC-C 患者共 672 例,做为本研究对象纳入。依照相关指南意见,术中均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如无禁忌,常规应用的一线抗菌药物为头孢菌素)。RMC-T 组患者将钛网置于颅骨缺损区后用钛钉固定;RMC-C 组患者按碳酸钙水泥说明书操作。

关颅时硬脑膜用 4-0 线间断缝合,如硬脑膜对合困难,则采用牛心包修补硬膜,极少有患者使用纤维蛋白胶。分别用 2-0 和 3-0 可吸收线缝合筋膜层和真皮层。记录脑脊液漏或假性脑膜膨出的形式、手术部位感染、其它颅骨修补术相关并发症,并据此对患者分类。

鉴于先前已有研究证实吸烟和体质指数(BMI)与神经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本研究针对两个参数对两组患者进行了对比。

以上所有数据的收集工作均指定一位对本研究目的不知情的人执行。首次评估在术后 3-6 天当面进行,长期随访则通过电话或邮件联系。

主要结果

事实上,作者所在单位于 2011 年方开始开展 RMC-C 技术,至 2014 年,共有 336 例患者接受了 RMC-C;为了保证本研究样本的匹配,故选取自 2009~2014 年行 RMC-T 的 336 例患者。

1.png
图 1 轴位 CT 显示采用骨水泥行乳突后颅骨修补(右侧)

结果发现,RMC-C 组、RMC-T 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 26.6 月、16.5 月,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在其他特征方面(年龄、性别、吸烟史、BMI、并存病、再次手术)均无显著差异。

RMC-T 组共有 38 例术后发生创伤相关并发症,包括 18(5.4%)例感染、15(4.5%)例脑脊液漏以及 5(1.5%)例假性脑膜膨出。除此之外,该组患者未发生其他任何手术并发症。术后创口感染者予行细菌培养,结果发现大多数都是葡萄球菌感染。

RMC-C 组共有 2 例(0.6%)出现创口感染,无一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的并发症。然而,有 2 例(0.6%)患者出现了其他并发症,其中 1 例为无菌性创口裂开、1 例为再次手术(去除多余的骨水泥)。

创口感染者予行清创术,同时静脉输注抗菌药物(仅有创口表浅感染者则仅输抗菌药物)。脑脊液漏者予加固缝合创口±腰池引流。

统计分析显示,RMC-C 组患者在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创口感染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低于 RMC-T 组。

要点分析

磷酸钙骨水泥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材料,以粉末或羟磷灰石(与 PH 中性液体混合后)的形式存在。通过与其他特殊材料混合还可增强其机械强度。动物试验显示,羟磷灰石不会造成组织炎症反应,且存在植入后与骨骼相结合现象。正是其无排斥反应、可与颅骨融合的特性,才使得磷酸钙骨水泥得以广泛用于临床上的颅骨修补术。

磷酸钙骨水泥在术中使用后,只需数分钟便可完全固化形成,密封严格不透水。这一优势是本研究 RMC-C 组患者脑脊液漏发生率显著偏低的主要原因。加之其组织相容性好,不造成炎症反应,且容易与颅骨相融合,以上情况均不利于细菌等微生物侵入,因而患者发生感染几率较低。

其实,首例 RMC-C 技术病例报道发生在 20 年前,之所以现在不如钛网更为流行,本文作者并未做分析。编者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

1. 钛网修补材料易于塑形重建,可通过电脑三维塑形来确保修补材料与原颅骨结构外观一致,尤其是对于涉及多块颅骨的大缺损区行修补术时。而磷酸钙骨水泥难以做到这点。

2. 钛网修补材料使用、固定均简便,术中可经网孔将硬膜悬吊在钛网上,以此减少因死腔存在导致的术后硬膜外积液/积血。而磷酸钙骨水泥完全密封的特点,在降低脑脊液瘘发生率方面是优势,但却对硬膜外积液无防范作用,尤其是遇到颅骨缺损区脑组织严重塌陷的患者。

3. 既往研究认为,过早修补颅骨可增加感染发生率,故多主张术后 3 月后修补颅骨,此时患者往往已出现颅骨缺损区脑组织塌陷,需选择不影响术中悬吊硬膜的颅骨修补方案。

4. 在保证严密缝合硬膜的情况下,特别是随着脑膜补片的发展,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已降得非常低了,因而 RMC-C 技术最突出的「密不透水」的优点不再被重视。

5. 在临床实践中,相信不少医生遇到过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术后,患者因术区渗血、渗液导致硬膜外积液/血的情况,想必见过或听过经头皮穿刺抽吸然后适度压力包扎的处理措施,许多患者经过这种处理而康复。若是采用的全封闭性的 RMC-C 技术,则此方法不能实施,唯有采用风险更高、花费更大的开颅手术了。

因此,难以据此文便说临床上应更推荐磷酸钙骨水泥。应根据临床患者的具体情况,认真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该患者的颅骨修补材料。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程培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