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炫至极:脑干3D显微解剖(建议佩戴3D眼镜阅读)

2015-01-15 10:10 来源:丁香园 作者:吴月奎
字体大小
- | +

日益成熟的成像技术、电生理监测技术以及更精确的显微外科技术,增加了脑干区病变的手术数量,如海绵状血管畸形、脑干胶质瘤等,也使得几种脑干区病变的手术安全入路得以拓展。脑干安全手术路径及其和脑干内部结构的关系已经通过组织学和神经生理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的Yagmurlu教授等通过纤维剥离技术研究脑干区域,主要集中于脑干前外侧、表面,而不仅仅是脑干内部解剖。这是该领域内第一个同时应用纤维束成像和三维摄影技术去研究脑干复杂结构的课题,目的在于寻找安全进入中脑、桥脑和延髓的路径,以便更好地指导手术,该研究还应用了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其结果发表于近期出版的SURGICAL ANATOMY AND TECHNIQUE。

该研究利用15例附带小脑的脑干结构,固定后剔除其表面血管和蛛网膜,用显微剪刀在Zeiss显微镜下分离出纤维束。暴露纤维束、颅神经及其核团后,测量这些模型的相关数据,制作出三维立体图像,并使用Adobe CS5软件进行图象相关处理。在探索脑干安全入路区域和脑干关系前,先详细复习了包绕和通过脑干的小脑纤维束、脑干长束、颅神经颅内段的相关解剖等知识。

最终得到的相关解剖图像如下:

小脑脚解剖

A.jpg
1A.脑干前面观(3D和2D图像)

B.jpg
1B.移除左侧桥脑表面暴露其深部纤维(3D和2D图像)

C.jpg
1C.小脑中脚位于小脑下脚外侧(3D和2D图像)

D.jpg
1D.小脑下脚后面观(3D和2D图像)

E.jpg
1E.左侧小脑下脚侧面观(3D和2D图像)

F.jpg
1F.DTI侧面观显示小脑下脚连接脊髓和小脑(3D和2D图像)

G.jpg
1G.小脑上面观(3D和2D图像)

H.jpg
1H.小脑侧面观(3D和2D图像)

I.jpg
1I.小脑侧面观(3D和2D图像)

J.jpg
1J.小脑侧面观(3D和2D图像)

K.jpg
1K.小脑侧面观(3D和2D图像)

脑干纤维束解剖

2A.jpg
2A.脑干侧面观

2B.jpg
2B.侧面观

2C.jpg
2C.脑干及纤维束前面观

2D.jpg
2D.上面观

2E.jpg
2E.脑干及其纤维束

2F.jpg
2F.脑干及其纤维束侧面观

2G.jpg
2G.脑干纤维束侧面观

中脑

3A.png
3A. 中脑左侧面观

3B.jpg
3B.中脑左侧面观

3C.jpg
3C.中脑左侧面观

3D.jpg
3D.中脑左侧面观

3E.jpg
3E .中脑左侧面观

3F.jpg
3F.中脑左侧面观

3G.jpg
3G.中脑左侧面观

3H.jpg
3H.中脑横断面观

3I.jpg
3I.中脑扩大观

3J.jpg
3J.脑干左侧乙状窦观

3K.jpg
3K.脑干左侧乙状窦观

3L.jpg
3L.顶盖后面观

3M.jpg
3M.顶盖后面观

3N.jpg
3N.顶盖后面观

3O.jpg
3O.顶盖后面观

3P.jpg
3P.顶盖后面观

3Q.jpg
3Q.顶盖后面观

3R.jpg
3R.脚间窝后面观

3S.jpg
3S.脚间窝后面观

3T.jpg
3T.中脑左侧面观

桥脑解剖

4A.jpg

4A.面神经丘后面观

4B.jpg
4B.面神经丘后外侧

4C.jpg
4C.左侧后面观

4D.jpg
4D.后面观

4E.jpg
4E.前外侧观

4F.jpg
4F.术区斜视图

4G.jpg
4G.左侧乙状窦面观

4H.jpg
4H.脑干和四脑室后面观

4I.jpg
4I.脑干后面观

4J.jpg
4J.脑干后面观

4K.jpg
4K.后面观

4L.jpg
4L.局部扩大图

令人困扰的是脑内部结构可能会随着颅骨及蛛网膜的打开而产生漂移现象。在本研究或者其他类似的形态学研究中,标本可能会在固定后出现组织缩水现象,最终会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为了尽量减小该误差,该研究中仅用5%的酒精固定,没有用Klingler技术冷冻标本,保证了组织样本的可靠性。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吴月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