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上低级别胶质瘤(low grade glioma,LGG)是一组高异质性肿瘤,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分子特征和预后,都会进展成高级别胶质瘤并且最终导致死亡。多种因素影响着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包括临床、影像、病理和分子生物学。
近来,多篇文献分别证实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突变和肿瘤直径增加速度(VDE)都和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症状进展期(PFS)独立相关。
此外,IDH1突变是胶质瘤形成的极早期事件,可能是肿瘤重要的致瘤因素,但对之后肿瘤的生长和VDE没有影响。
法国的Pallud等学者试图结合IDH1突变状态和胶质瘤影像VDE对低级别胶质瘤预后进行预测。他们回顾性分析了131名于1992年至2012年间在法国几家医院诊治的成年低级别胶质瘤患者。
纳入和排除标准如下:1.患者诊断时年龄大于15岁;2.病理证实为WHO II级胶质瘤,肥胖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除外;3.肿瘤位于幕上,胶质瘤脑病除外;4.可获得治疗前间隔至少6周以上的两次影像学资料以评价VDE;5.可明确IDH1突变状态。
然后作者使用了两种方法计算患者肿瘤体积,一是在患者MR随访图像T2或FLAIR序列上测量三个方向上的最大径,通过椭球近似法计算(V=D1×D2×D3/2);二是描记肿瘤在每个MR层面上的面积然后进行累加计算。而肿瘤评价直径(MTD)则通过公式(2×V)1/3计算得到。
作者假设肿瘤以线性速度生长并以此计算肿瘤生长速度VDE。肿瘤标本的IDH1突变状态使用了基因检测或IDH1位点R132H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组化。
在这131名患者中,男性为79人,女性为52人。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38岁,肿瘤体积为65.0±50.7cm3,IDH1突变在107名患者标本中检测到。每位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平均接受了3次MR检查,最多的接受了7次。第一次和最后次检查平均间隔20个月。
未治疗的肿瘤生长速度VDE平均为5.40±5.46mm/年(中位数为3.75mm/年)。以8mm/年为分割线,则108名患者属于慢VDE组,而23名患者属于快VDE组。
和之前研究的结果类似,具有1p/19q缺失的患者肿瘤生长较慢,而p53过表达者则生长较快。IDH1突变对肿瘤生长和VDE没有显著影响。在之后最长达21年的随访(平均70月,中位数,55月,最短3.6月,最长262月)中,56名患者(42.7%)疾病进展呈高级别胶质瘤,其中20名患者手术病理证实,36名患者为影像怀疑。
在快VDE组中,该比例达到了73.9%,而慢VDE组中此比例仅为36.1%。慢VDE组的PFS显著长于快VDE组(142个月 vs 56.2个月)。
而对于存在IDH1突变的患者,平均PFS为70个月,也显著长于IDH1野生型的38.4个月。当结合这两个独立预测因子时可以得到更显著的结果,即存在IDH1突变又属于慢VDE组的患者的平均PFS达到了149.3个月,显著长于仅有IDH1突变或仅属于VDE组的患者。
对于OS具有类似的结果,即存在IDH1突变又属于慢VDE组的患者的平均OS达到了172.9个月,都显著长于仅有IDH1突变或仅属于VDE组的患者。
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都证实VDE和IDH1突变都是胶质瘤OS和PFS的独立预测因子。此外,肿瘤体积、肿瘤切除程度、是否行一线治疗也是PFS的独立预测因子,性别、诊断时是否存在癫痫、是否存在强化灶、胼胝体是否受累、1p/19q共缺失是OS的独立预测因子。
尽管该研究属于回顾性分析,对资料和数据的判断缺乏统一的标准,其结果存在缺陷,但作者仍为我们对胶质瘤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证据。在低级别胶质瘤中一直存在到底应该随访还是积极手术的争议。而根据作者的研究结果,术前随访几个月甚至数年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当然,这需要结合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以及更严谨的实验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