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的诊断
1. 肿瘤位于脑外,肿瘤的定位准确,对本病的诊断尤为重要,以下几点常提示病灶位于脑外:
(1)肿瘤与脑表面之间有裂隙状脑脊液信号分隔,或纤维包膜分隔。肿瘤境界清晰。
(2)肿瘤周围脑实质受压、变形、移位,相邻脑白质的扭曲变形。
(3)肿瘤与颅骨或硬脑膜面宽基地相连,邻近硬脑膜强化,可见脑膜尾征。
(4)相邻颅骨骨质增生硬化,少数可侵蚀破坏。
2. 肿瘤信号特征及 MRS
(1)肿瘤信号 T1、T2 都趋于等信号,或稍长 T1 稍长 T2 信号,易钙化,少数可出现囊变、坏死,甚至出血。
(2)增强检查,肿瘤呈均质显著强化。
(3)Cho 波显著升高,无 NAA 波和 Cr 波,出现 Ala(丙氨酸)波是脑膜瘤的特征性改变。
实战演练:颅内不同位置的脑膜瘤(15 例)
1. 嗅沟脑膜瘤
图 1A 强化轴位
图 1B 强化矢状位
前颅窝底嗅沟区一类圆形明显均匀强化影,与颅底宽基底相连。
2. 鞍旁脑膜瘤
图 2A T2 冠位
图 2B 强化轴位
右侧海绵窦区稍短 T2 信号影,信号均匀,明显强化,邻近硬脑膜增强,可见硬脑膜征。
3. 鞍上脑膜瘤
图 3A 强化矢状位
图 3B 强化冠位
鞍上不规则肿块影,均匀明显强化,与前颅底宽基底相连,邻近脑膜线状强化。
4. 额部中线区脑膜瘤
图 4A T1 轴位
图 4B T2 轴位
图 4C CT 轴位
额部中线区一类圆形肿块影,与邻近脑质分界清晰,肿块大部呈等 T1 稍长 T2 信号影,其内斑片状低信号影,结合 CT 为钙化区。
5. 左侧颞极脑膜瘤
图 5A T1 轴位
图 5B T2 轴位
图 5C 强化轴位
左侧中颅窝颞极区一类圆形稍长 T1 稍长 T2 信号影,边界清晰,与蝶骨大翼宽基底相连,肿块明显均匀强化。
6. 大脑凸面脑膜瘤
图 6A T1 轴位
图 6B T2 轴位
图 6C 强化轴位
右额部不规则等 T1、等 T2 肿块影,边界清晰,周缘裂隙状脑脊液信号影,与颅骨内板广基相连,明显均匀强化。
7.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
图 7 强化冠位
上矢状窦左侧旁一椭圆形肿块影,边界清晰,明显均匀强化,与颅板宽基底相连。
8. 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
图 8A T1 轴位
图 8B T2 冠位
图 8C 强化轴位
左侧脑室三角区不规则肿块影,呈稍长 T1 稍短 T2 信号,边界清晰,肿块明显均匀强化。
9. 岩骨尖脑膜瘤
图 9A T1 轴位
图 9B T2 轴位
岩骨上缘肿块影,呈等 T1 稍长 T2 信号影,肿块骑跨岩尖,同时累及中后颅窝,边界清晰。
10. 小脑幕上缘脑膜瘤
图 10A 强化矢状位
图 10B 强化冠位
左颞叶小脑幕上缘一类圆形影,明显均匀强化,边界清晰,与邻近小脑幕广基相连,可见脑膜尾征。
11. 小脑幕下缘脑膜瘤
图 11 强化冠位
左侧小脑半球小脑幕下缘一肿块影,明显均匀强化,边界清晰,与邻近小脑幕及颅骨内板广基相连。
12. 小脑凸面脑膜瘤
图 12A T1 轴位
图 12B T2 轴位
左侧小脑半球外缘类圆形等 T1 等 T2 信号影,边界清晰,病灶内缘可见线状脑脊液信号影包绕。
13. 右桥脑角区脑膜瘤
图 13A DWI
图 13B 强化轴位
右侧桥小脑角区半圆形肿块影,明显均匀强化,边界清晰,与岩骨广基相连,DWI 肿块呈稍高信号。
14. 四脑室脑膜瘤
图 14A T1 轴位
图 14B T2 轴位
图 14C 强化矢状位
四脑室内类圆形肿块影,大部呈稍长 T1 稍长 T2 信号影,明显均匀强化,边界清晰。
15. 多发脑膜瘤
图 15A T1 轴位
图 15B T2 轴位
图 15C 强化冠位
后颅窝多发肿块影,明显强化,边界清晰。小脑外缘病灶较大,中心斑片状长 T1 长 T2 影,无强化,结合病理为坏死区,小脑下缘病灶较小,信号均匀。
总结
根据肿瘤位于脑外,并结合肿瘤 MR 信号特点,及显著均匀强化,通常容易诊断脑膜瘤,对于不典型的脑膜瘤,可结合 MRS,进行诊断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