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脑室距离颅骨表面远,同时病变处又有错综复杂的神经、血管的结构关联密切,因此病变位于第三脑室时手术入路的选择尤为重要。切除第三脑室前部病变的常见手术入路包括胼胝体前入路、皮质入路、额下入路、额颞入路或经鼻内入路等。胼胝体下入路即终板入路,其独特之处在于手术通路紧贴胼胝体下方,最大程度减少回缩并使胼胝体完整。
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卫理公会神经研究所的 Britz 教授应用胼胝体前下入路切除第三脑室及鞍上病变,本文主要介绍了该手术通路的解剖结构及手术技巧,文章发表在近期的 World Neurosurgery 杂志上。
手术详解
1. 在图 1 中描绘了两半球之间,经由前交通动脉(Acom)之上的胼胝体终板进入第三脑室。病人取仰卧位,头部三点固定,颈部稍伸展以便手术路径清晰可见,而伸展的角度则根据术者的体位有关。
图 1 胼胝体前下入路示意,插图展示了打开终板后进入第三脑室的放大图
2. 使用术中神经导航引导,能足够充分暴露术区病变而不会干扰到胼胝体膝部、嘴部。冠状切口,头皮皮瓣(直至骨膜下)翻向前下(图 2A)。冠状缝和额窦之间开颅,免得需要分别抬起骨膜皮瓣。
3. 骨瓣通常位于中线偏右和以避开上矢状窦,留出两侧半球间的解剖空间(图 2 B)。
图 2 A:头皮皮瓣(直至骨膜下)翻向前下;B:骨瓣位于中线偏右和以避开上矢状窦
4. 保留左侧窦完整的情况下,呈 C 形打开硬脑膜。沿大脑镰解剖,直至见到胼胝体和胼胝体周动脉。进入终池从视神经交叉至胼胝体嘴进一步解剖,直到见第三脑室前壁。
5. 视交叉、视束、Acom 和双侧 A1 和 A2 段此时清晰可见。然后进入第三脑室,沿终板在 Acom 之上,拓宽第三脑室手术通路。
6. 切除病变后,止血并严密缝合硬脑膜。还纳骨瓣,逐层缝合头皮。
作者比较了多种手术入路进入第三脑室的深度,颅骨表面入口点到进入第三脑室,胼胝体前、胼胝体下、额下入路分别长 7.5 cm、7.7 cm、7.6 cm。额下、胼胝体下入路由终板进入,胼肢体入路口则经脑室间孔(图 3)。
图 3 第三脑室前部病变的手术入路选择。A:胼肢体下入路;B:经胼胝体前入路;C:额下入路
胼胝体下入路其手术通路于 Acom 之上、两侧 A2 段之间、胼胝体膝部、嘴部之下(图 4A)。前交通下手术通路位于 Acom 下、两侧 A1 段之间、视神经交叉之上(图 4 B)。
图 4.A:前交通上通路观察第三脑室结构;B:前交通下通路(Acom 之下、视交叉之上)观察第三脑室结构。Acom:前交通动脉;*:第三脑室;R:胼胝体嘴部
胼胝体下平均手术通路大小约 14.75×6.63 mm,对比前交通下手术通路则为 8.88×5.38 mm。交通下手术通路横截面积是 30.62 mm2,而前交通上手术通路横截面积为 80.42 mm2,且很容易能扩大到 156.62 mm2。
病例展示
病例 1:
患者女性,58 岁,近几个月来健忘并渐进性头痛,外院 MRI 示第三脑室肿瘤并阻塞性脑积水。
此次以突发急性恶化头痛入我院急诊,颅脑 CT 示第三脑室前部有一大小约 2.4×1.9 cm 的高密度肿物。MRI 示病变 T2 高信号而边缘呈低信号,T1 呈混杂信号,未见符合出血的增强信号(图 5)。
图 5 术前 MRI:轴位 T2 相(A)、矢状位 T1 增强相(B)、冠状 T1 增强相(C)示第三脑室前部肿物,呈混杂出血性信号。经两侧半球前部胼胝体下入路全切海绵状血管畸形(D 和 E)
病人被送往手术室手术切除肿物,开颅过程如前所述,通过终板打开第三脑室,立即出现深色陈旧性血。待病变内容物排尽后细致地从丘脑侧壁解剖,术后病理符合第三脑室海绵状血管畸形。术后患者记忆有所改善,随访 18 个月恢复良好,无相关并发症。
病例 2:
患者女性,22 岁,头痛病史多年。此次因头痛较前严重,且呈弥漫性、搏动性跳痛入院,但查体未见异常,无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查颅脑 MRI 示鞍上巨大肿物,初步考虑可能为血栓形成动脉瘤。遂转入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治,查 CTA 未见动脉瘤的证据,但显示肿物内有钙化。MRI 示鞍上 3 cm 大小肿物,外周存在增强信号,T1 相示等信号,T2 示稍高信号(图 6)。
图 6 术前 MRI:矢状位 T1 增强相(A)、冠状位 T1 增强相(B)及 T2 冠状位相(C)示鞍上肿物,靠近第三脑室前部、前连合。经两侧半球前部胼胝体下入路全切肿物(D 和 E)
患者被送往手术室行冠位开颅,拟行胼胝体下入路手术切除肿物,暴露矢状窦和右半球,C 形打开硬脑膜,经两半球间、避开矢状窦直达肿物部位,完整切除肿瘤后严密止血、关颅。
术后病理证实为颅咽管瘤,患者出现尿崩症,鼻内给药醋酸去氨加压素可控制。随访 7 个月,未见其他并发症,但仍需去氨加压素控制轻度尿崩症。
作者观点
第三脑室病变常见胶样囊肿、颅咽管瘤、脊索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室管膜瘤、脑膜瘤,而血管病变较少见。根据病变生长情况,手术时需关注其生长部位及毗邻结构。
胼胝体前下手术入路是针对第三脑室及鞍上病变的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能够避免破坏至关重要的神经血管以及胼胝体白质束。Britz 教授特别指出,胼胝体前下入路在手术空间上优于传统额下入路,同时相比胼胝体前入路时可不损伤胼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