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技巧:改良远外侧入路开颅夹闭后循环动脉瘤

2016-12-08 18:45 来源:丁香园 作者:严贵忠
字体大小
- | +

椎基底动脉结合处、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非常少见,占颅内动脉瘤不到 1%。尽管血管内介入已经相当成熟,但这些动脉瘤的治疗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回顾历史文献,可以看出显微手术治疗这些动脉瘤成功率达 85%。因此对于这些位置的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仍不失为可选的手术方案。

近期,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神经外科 Nanda 博士等,在前人远外侧手术入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用于治疗后循环动脉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果发表在了 World Neurosurgery 杂志上。

改良远外侧入路手术步骤

全麻满意后,患者取侧卧位,用 Mayfield 头架固定头部,标记耳后乳突至颈 2 下缘的「S」型切口(根据术者经验,该切口相比 C 型或直切口暴露范围更大,可有效暴露枕下及髁旁术区,缩短手术时间)。

图片1.png
图 1 患者的体位;头部侧屈,展开寰枕间隙,标记「S」型切口

翻开肌肉层后,暴露枕下三角和枕动脉;辨认枕下三角深部的 C1 神经后根、椎动脉、枕下静脉丛。

图片2.png
图 2 翻开肌肉后,暴露枕骨和枕大孔;黑色虚线表示骨瓣的范围;白色三角表示枕下三角

椎动脉从 C2 横突孔出来后走形在 C2 神经节前支的腹侧,进入 C1 椎动脉沟;解剖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可以看到椎动脉进入硬脑膜内;此时可以安全地切开寰枕筋膜,打开硬脑膜。

枕下颅骨切除范围需扩大至枕骨大孔,磨除 C1 后弓,注意不要牵拉椎动脉使其移位。如果不能确定椎动脉的走形,可以借助术中 Doppler 确定。

根据以往的经验,该技术下没必要磨除枕髁。打开硬脑膜后,经小脑延髓池释放脑脊液,切断齿状韧带可使神经结构有效回缩,从而增加手术操作空间。

图片3.png
图 3 夹闭小脑后下动脉瘤;避免过度操作后组颅神经;PICA,小脑后下动脉

使用直动脉瘤夹夹闭囊状动脉瘤,开窗动脉瘤夹沿着动脉的长轴夹闭梭形动脉瘤,然后使用吲哚青绿血管内造影,确认载瘤动脉通畅,动脉瘤夹闭完全。之后严密缝合硬脑膜,如果乳突气房开放,取自体脂肪筋膜封闭。

主要研究结果

研究中共纳入了 26 例经改良远外侧入路夹闭后循环动脉瘤的患者,患者就诊最常见的症状为突然头痛(77%),眩晕(35%),呕吐(31%),意识障碍(15%);术前 H&H 分级:1 级 4 例,2 级 11 例,3 级 4 例,4 级 4 例;入院时 Fisher 分级:1 级 3 例,2 级 3 例,3 级 9 例,4 级 11 例。

小脑后下动脉瘤有 16 例,椎动脉动脉瘤 6 例,低位基底动脉瘤 2 例,椎基底动脉结合处动脉瘤 1 例,小脑前下动脉瘤 1 例;21 例患者表现为囊状动脉瘤,5 例为梭形动脉瘤;动脉瘤平均大小约为 14.59 mm;4 例动脉瘤未破,因头痛、癫痫或偶然发现;17 例患者为单发动脉瘤,2 例患者有前循环动脉瘤;术中 2 例动脉瘤在重建载瘤动脉时破裂,均为小脑后下动脉近端的梭形动脉瘤。

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9.46 天,术后血管造影见动脉瘤夹闭完全,载瘤动脉通畅。随访结束时,22 例患者恢复良好,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mRS 评分)0~3 分;3 例预后不良,mRS 4~5 分;另外一例患者入院时 H&H 分级 4 级,治疗期间发生多种并发症,随访期间死亡;单因素分析发现,吸烟和脑积水形成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入院时患者的 H&H 分级也影响患者的预后,即 H&H 分级在 0~3 之间的患者,预后优于 4~5 级的患者;另外还发现,动脉瘤的形态并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未破裂动脉瘤患者 12 个月时的 mRS 评分高于破裂动脉瘤患者。

图片4.png
图 4 右侧远外侧入路夹闭未破裂小脑后下动脉瘤;A,B 术前脑血管造影;C,术中所见;D,术后脑血管造影;术中临时阻断椎动脉,分离出动脉瘤,辨认清楚载瘤动脉和动脉瘤的关系。AN,动脉瘤;PICA,小脑后下动脉;VA,椎动脉

在所有接受改良远外侧手术入路夹闭动脉瘤的患者中,6 例发生了血管痉挛,这些患者入院时均有蛛网膜下腔出血;4 例患者术后出现后组颅神经麻痹,2 例逐渐恢复,另外 2 例需经皮胃造瘘进行肠内营养,但在随访 6 个月时,也有所恢复;术后 7 例发展为脑积水,6 例接受了脑室腹腔分流,这些患者均有四脑室积血;2 例患者伤口感染,经药物治疗后治愈。

图片5.png
图 5 远外侧入路夹闭右侧小脑后下动脉瘤;A,B 术前脑血管造影;C,术后 CT 表现;D,术后脑血管造影

作者指出,影响预后的因素多种多样。首先,手术操作非常重要,熟练的操作技巧,术中使用吲哚青绿血管内造影,避免损伤载瘤动脉和穿支血管,对良好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术后发生后组颅神经麻痹的原因可能与动脉瘤位置关系密切;另外,后组颅神经本身无神经外膜,仅有少量的胶原组织包裹,易受激惹,因此该部位解剖时应锐性分离。

本研究结果显示,改良远外侧入路完全可以胜任夹闭后循环动脉瘤。作者认为,该手术入路时在总结历史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在治疗大部分小的或小脑后小动脉近端动脉瘤时,可以避免枕髁的磨除。但对于巨大或复杂的椎基底动脉结合处的动脉瘤,仍需磨除部分枕髁,以便缩短手术路径,扩大手术暴露范围。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程培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