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脑电图 (stereo - electroencephalography,SEEG) 是一项有创检查技术,其形成于上世纪 50 年代的法国 Saint Anne 医院。1966 年 Bancaud 和 Talairach 两位教授基于 SEEG 技术,提出了致痫灶的定位应以临床症状-脑电生理-脑内解剖结构为理论依据的临床思路,成为当前指导多数国家在开展 SEEG 时所遵循的判定方法和理论基础。
SEEG 可用于复杂性癫痫的诊断及对已经行手术治疗的癫痫患者进行术后监测,在过往的癫痫手术中,术中 SEEG 深部电极的植入往往要依赖框架式立体定向技术,由于这种技术操作临床实际操作起来显得繁琐且耗时,因此仅有少数癫痫中心仍坚持使用。
近年来,随着无框架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装置、图像引导系统及无框架立体定位钻孔技术的发展,SEEG 电极植入所引起的并发症大大减少,因此更容易被功能神经外科医师所接纳。MRI 能够敏感地检出组织病变,多年前,术中 MRI 就被提议用于辅助无框架立体定向深部电极植入,然而,迄今为止,但仍未见相关报道。
近期,来自德国埃尔兰根大学医院癫痫中心的 Roessler 教授等在 World Neurosurgery 中发表一项关于在 MRI 引导下进行无框架立体定向深部电极植入的临床研究。
6 名诊断为难治性癫痫的患者(3 名女性,3 名男性,平均年龄为 30 岁)纳入到此项研究中,其中,2 名患者为额叶癫痫,2 名患者为顶叶癫痫,其余 2 名患者出现颞叶癫痫。在这 6 名患者中,MRI 显示有 1 名患者有可疑颞叶挫伤(左颞叶),2 名患者可疑顶叶皮层发生不良,其余 3 名患者(2 额叶,1 颞叶)MRI 表现无明显异常。
下面我们来看看该癫痫中心如何在 MRI 引导辅助下进行无框架立体定向深部电极植入。
所使用设备:
神经导航系统(Bainlab AG,Feldkirchen,Germany);1.5-T MRI(Magnetom Sonata;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Germany);头部自动固定线圈(NORAS MRI Products GmbH,Hoechberg,Germany);配备了示踪器的插入套管(Ad-Tech Medical,Racine,Wisconsin,USA);机械臂(LEYLA retractor system; Hermann Müller Chirurgie- und Denta-linstrumente GmbH, Tuttlingen, Germany)。
操作步骤:
1. 患者取仰卧位,进行深度全身麻醉,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在 NORAS 自动头部自动固定线圈装置中,预留出术前计划好的电极接进入点,然后进行 MRI 扫描,获取术中图像(T1、T2 相及扩散张量)(图 1A、图 2)。
图 1 A:配有 1.5-T 术中 MRI 的手术室,患者位于 MRI 扫描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的旋转台上,患者的头部固定在 Noras 头部线圈中,术前 MRI 扫描后,神经导航系统自动完成配准;B:术后深部电极使用螺钉固定,头部仍然固定在 Noras 头部线圈;C:术中所使用的设备(1,螺丝刀;2,用于立体定位钻孔的钻头;3,单极电极;4,带有示踪器的插入套管)
2. 将术中图像与术前 3-T MRI 融合,同时结合术前头颅 CT 计划电极位置的摆放位置并在患者头部做记号(精准度<2 mm)。
3. 在预先计算电极入口位置切开头皮,将插入套管插进头皮切口中,直到尖端抵达颅骨表面。在该位置上进行电极轨道校准,并且使用电钻进行钻孔,用硬膜穿孔器打开硬脑膜,同时用单极电凝止血,将固定螺丝拧入颅骨中(图 1C)。
4. 将导丝插入预先计划的目标点,随后植入深度电极(图 1A)。在预先计划的位置使用螺钉固定好电极(图 1B)。
5. 术中 MRI 扫描观察电极位置,如果必要,进行矫正。
实战病例:
图 2 诊断为额叶癫痫的患者,术中 1.5T MRI 图像与术前图像相融合;A: 分别检查每个轨道的精度;B:1 个电极被计划放置于可疑额叶皮层发育不良处
主要结果:
6 个患者共放置了 58 个深部电极(每个患者放置 9~11 个电极),插入电极的平均长度约为 37.3 mm。总的目标点精度约为 3.2 mm,这与总进入点精度(约 1.4 mm)有显著性差异。
所有电极均完美地工作,在约 7.3 天的时间内实现高质量的立体电脑图记录。
每个患者完成全部电极植入的平均时间约为 115 分钟(平均 1 个电极为 12 分钟),其中包括了术中 MRI 的时间,术后没有出现与该过程相关的并发症(血管瘤,感染或神经缺陷)。
与先前报道相比较后,作者认为,术中 MRI 辅助下使用神经导航能够准确地植入深部电极,且极大地缩短手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