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大量硬膜下积液:经皮引流要慎重

2016-08-24 21:50 来源:丁香园 作者:王小峰
字体大小
- | +

近期,意大利马尔凯理工大学翁贝托一世综合医院 Nasi 教授,报道了一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大量硬膜下积液,再次经皮引流硬膜下积液治疗时却发生致命性并发症的病例,文章发表在 World Neurosurgery 杂志上,这提醒我们,经皮引流要慎重,一起来看下。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52 岁,车祸中头部受伤,神志昏迷,GCS 评分 6 分(E1V1M4),机械辅助呼吸中,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

伤后立即行 CT 扫描,结果见左前顶颞少量急性硬脑膜下血肿(ASDH),伴额、颞叶挫伤及弥漫性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移位(8 mm)、脑肿胀。

病人被转至重症监护室(ICU),行脑实质颅内压(ICP)监测。治疗 24 小时后,患者 ICP 稳定于 30 mmHg。复查 CT 示左 ASDH 扩大及额颞叶挫伤引起的脑肿胀致中线移位(14 mm)。 进一步行左侧开颅硬脑膜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ICP 显著降低(5~6 mmHg)。

术后复查 CT 证实创伤后硬脑膜下血肿清除,缓解颅内占位效应。术后几日 ICP 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病人恢复良好,伤后 25 天 GCS 评分 15 分,右侧轻微偏瘫,出院后入康复中心。

两个半月后,病人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恶化,复查 CT 示双侧硬膜下积液(SH),左侧(术区同侧)占位效应明显、中线向右移位(图 1A-C)。

病人返回神经外科,行左侧经皮硬膜下引流(术区同侧)。SH 引流后某天,患者病情突然恶化超过 4 小时,呈反应迟钝、四肢伸直姿态,左侧瞳孔散大、固定,术后头皮大幅凹陷。头 CT 示中线偏向去骨瓣反方向,出现大脑镰下疝挤压桥前池(图 1D-F)。

临床诊断为反常性脑疝(PBH),予实施气管插管、镇静,随后转至 ICU。给予大量输液和特伦德伦伯氏卧位(垂头仰卧位)等保守治疗措施至少 1 小时,并未见神经功能改善。

紧急行自体颅骨成形术并彻底引流积液,术后复查头 CT 示中线移位显著回复,基底池再现,解决了脑疝(图 1 G-I)。

1.jpg
图 1 轴位头 CT 示经皮引流硬膜下积液前后;轴位头 CT 示急诊颅骨成形术后。A-C:去骨瓣两个半月后,病人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恶化,复查 CT 示双侧硬膜下积液(SH),左侧(术区同侧)占位效应明显、中线向右移位;D-F:经皮引流左硬膜下积液后(术区同侧),头 CT 示中线偏向去骨瓣反方向,出现大脑镰下疝挤压桥前池,暗示反常性脑疝形成;(G-I)紧急行自体颅骨成形术并彻底引流积液,术后复查头 CT 示中线移位显著回复,基底池再现,解决了脑疝

颅骨成形术后第 1 天,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可简单遵嘱活动,且瞳孔回缩。

10 天后,病人出院入康复中心。1 年后恢复至 PBH 前状况。

总结

反常性脑疝(PBH)是去骨瓣减压术(DC)后一种罕见的、潜在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是皮瓣凹陷(SSF)最严重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去骨瓣后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受到干扰,同时联合大脑重力效应、大气压力、以及突出的低颅压在去骨瓣相反的方向形成的一种颅内疝。

迄今为止,关于发生 PBH 的病例报告均见于自发性、腰穿(LP)、脑室穿刺后的脑脊液(CSF)过度引流后。该病例主要突显出各种形式的 CSF 损耗都可能引起 PBH,包括硬膜下的经皮引流脑脊液,而不仅仅是脑脊液分流和/或腰穿引流,所有去大骨瓣术后均可能发生。

此外,Nasi 教授指出针对 PBH 保守治疗无效者,早期紧急自体颅骨成形术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同时去大骨瓣术后早期行颅骨成形术也有利于避免 PBH 的发生。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程培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