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看本质:后循环症状却是前循环闭塞所致

2016-04-27 21:50 来源:丁香园 作者:幸福的味道
字体大小
- | +

颈内动脉闭塞通常表现为前循环梗死,然而却有少部分患者可仅表现为后循环缺血的症状,这究竟是为何呢?近期,BMC Neurology 杂志发表了这样的一则病例,是由日本学者 Hiramatsu 等报道的,欲知详情如何,请看下文。

病例描述

男性患者,65 岁,主因突然出现打鼾样呼吸,并快速进展至昏迷而就诊。

既往有房颤和肥厚性心肌病病史,采用华法林治疗。患者就诊时 NIHSS 评分为 35 分,Glasgow 昏迷量表评分为 7 分。

实验室检查显示 INR 为 1.87,头颅 CT 显示无早期缺血性卒中证据(图 1a)。头颅 MRI-DWI 序列显示右侧颞叶内侧、下丘脑、内囊和枕叶内侧出现高信号区(图 1b)。头颅 MRA 显示右侧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闭塞(图 1c),可见右侧大脑前和大脑中动脉(图 1c)。

1111.jpg
图 1 患者就诊时头颅 CT(A)/MRI(B)/MRA(C)表现

本次就诊之前曾行 MRI/MRA 检查可见右侧原始三叉动脉(PPTA,图 2),其在接近小脑上动脉的地方加入基底动脉中段。因为患者就诊时 NIHSS 评分较高,且可见前交通动脉血流,故考虑基底动脉闭塞,但结合就诊前 MRA 可见 PPTA 的存在,故诊断为颈内动脉闭塞累及 PPTA,导致基底动脉分布区血流受累。

2222.jpg
图 2 患者本次就诊前行 MRA 检查可见右侧 PPTA(左图单箭头所示)

考虑患者 INR 值为 1.87,未行静脉溶栓治疗,给予血管内治疗。术后 MRI-DWI 序列显示无新发急性缺血性病灶(图 3a),术后 MRA 可见所有颅内大血管,包括 PPTA(图 3b)。

患者在术后 13 天出院,除遗留左上象限盲之外,其余症状均恢复。

3333.jpg
图 3 术后头颅 MRI(A)和 MRA(B)表现

学习要点

PPTA 是颈内动脉与椎基底动脉系统之间原始血管吻合之一,在持续存在的血管吻合中占 80%~85%。PPTA 起源于颈内动脉的海绵窦段,与基底动脉相沟通。既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 0.1%~0.6%。25% 的 PPTA 与颅内血管畸形,比如动脉瘤(13.8%)和动静脉畸形(4.5%)同时存在。

PPTA 通常可与其他解剖变异伴随存在,比如对侧后交通动脉、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缺如。大约 75% 的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基底动脉发育不良。在这些情况下,基底动脉的血流几乎全部来自颈内动脉。但这些患者如果出现颈内动脉闭塞,则可能出现严重脑梗死以及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本例患者最初 NIHSS 评分很高,且头颅 MRA 可见前交通动脉血流,故首先考虑是否为基底动脉闭塞。但与既往头颅 MRA 进行对比后,考虑诊断为颈内动脉闭塞。此外,患者最初头颅 MRI-DWI 序列显示大脑后动脉分布区的梗死病灶也容易导致误判。

PPTA 很少见,PPTA 患者中颈内动脉闭塞更少见。本例患者提示,如果患者表现为后循环症状,且 MRA 同时出现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闭塞时,需要考虑 PPTA 的可能性。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李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